2018年6月3日星期日

第九章 中國文字

可致電 或 WhatsApp 91864286
購買印刷版本 只需 HK$168




第九章   中國文字


















第九章   中國文字







   中國文化不死的原因……………………………………412

   中國人有共同的文字……………………………………414

   起飛的平台………………………………………………418

   方塊字的優勢……………………………………………421

   方塊字與綜合思維………………………………………425

   文言文怎樣被打敗………………………………………430

  「的」字是從那裡來的 …………………………………434

   字劃可以激活大腦  ……………………………………437

   直排可以處理更多資料…………………………………440

   筆順是一種神秘的未知因素……………………………442

十一 速度影響智慧……………………………………………445

十二 智慧比創意重要…………………………………………450

十三 文化是可能更新的嗎?…………………………………458




  中國文化不死的原因



    這一個因素, 使得中國文化堅強得好鐵彈,無論怎樣摧殘, 火燒水淹,鐵彈不死,一定可以在災場裡重新發掘出來。



    中國文化, 總是在歷朝斲喪之後, 依然生存。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雖然是有點悲涼, 卻是所有人都同意的。因為, 江山是永遠存在的。秘密何在?這一顆鐵彈,是甚麼鐵彈?



    有一個答案,非常接近: 中國文化的存在, 在於中國文字。



    中國文字的特殊, 普天之下, 無有第二種文字可以相比。有點常識的人, 通常都知道:



    中文最容易學, 中文最快速, 看中文快過看英文, 中文打字快過英文打字, 中文使用右腦,思維能力更強, 中國文字不用拼音所以不會變易,是統一的基礎...。這是民族自信心的起碼要求。如果連這一點都不能肯定, 則注定了一世都以作中國人而自卑。可惜的是, 簡單的道理, 並不是人人知道。



    文字本身, 只是工具。工具好些, 並不一定等於使用的人優秀些。所以,中國文化還是常常高低起伏的。而且工具也不是絕對的。



    至於所謂「文化不死」, 有時也有反面因素,會導致自滿和落後。以為安全, 反而是不安全的。地球上有充滿危機感的小民族, 他們毫不自滿, 常常以滅亡為警惕, 進步很快。

 



  中國人有共同的文字



    自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以來,中國人就有了一個統一基礎。

    

    中國文字的字形,是不會隨便變異的。南方的中國人,很容易和北方的中國人,以文字溝通。儘管說話說不清,但一封信就能解決溝通問題。這是拼音文字無法做到的。歐洲永遠不能統一,就是因為他們的拼音文字,會隨著地域轉移。人在地上遷移,口音跟著遷移,文字變化, 統一不可能。

 

    如果文字變化,分裂就有了基礎。

 

    所以,當初日本人企圖獨立,第一件要緊事,就是「改製」漢字,務求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如果日本人在當初未有製造不同的文字,今日,很可能仍是在中國大家庭裡。

 

    「書同文」是重要的。同文則同種。這裡面,有強烈的心理意義。



    文字是國土整合的重要因素



    文字是溝通工具。文字相同,溝通方便,不容易分裂。



    一個例子是印度。印度語言眾多,有時一種語言,竟有兩套不同字母。同一種克什米爾語,回教徒用波斯字母,而印度教徒則用另一種德瓦納嘎利字母。一種聲音,兩種字母,就變成兩種不同的語言文字。為甚麼要弄這區別?因為政治。同一文字,同一感受。不同文字,就是不同文化,一切都可以不同了。



   日文和朝鮮文,當初從中文分裂出去時,想法可能類似。所以他們要為漢字製造特殊的拼音字母,務求字形變異。愈不同愈好。文字是製造分裂的方法。文字分裂,國土就分裂。 文字有濃厚的感情成份。見字如見故土。所以文字是無形國土,是必爭之地。 



    一九四九年的時候,軍政未能完全統一,率先改革文字,出現在一塊領土上有兩種文字的嚴重問題。大陸文字, 和台灣文字, 看起來樣子有分別。



    事情擱延未決,時間就會來主宰一切。



    文字的分裂,就是心理上的分裂。文化上無法認同,裂痕擴大,未來爭端,難以止息。

    

    各種優勢如果無法得到文化配合,優勢就會消失。文化分裂在先,心理分裂隨即。



    一個預言是:如果將來大陸繁簡並用,甚至全面採用繁體,則另一方必定走相反道路。將來, 大陸推行繁體字, 分裂的人就會倡行簡體字,甚至仿效日本, 製造拼音中文。因為, 文字分裂了, 國家自然會分裂的。企圖分裂的人,首先就要製造文字分裂。







  起飛的平台



    二十一世紀,中國人面臨起飛。中國人起飛的重要平台,是中國文字。



    因為, 中國文字, 可能是中國人智慧的基礎。



    中國文字是世上閱讀速度最快的文字。任何文字的入腦速度,不及中文。中國人看中文,比任何其他國家的人看他自己的文字更快。而中文不止是閱讀速度最快,寫作速度同樣快。中文打字,是世界上最快的。沒有一種拼音文字的打字速度,及得上中文。到中國人文明富強起來,中文就是全世界爭著學習的文字。而中文又是世界上最容易學習的文字。因為中文字數少,文法簡單直接。只消學曉一百六十二個常用中文字,就能認得報章上一半的字。這是世上唯一的。



    文字並非思想的唯一工具,但卻是重要的思想工具。到中國人的文字問題解決,中國人就能迅速起飛。



    因為,文字是和智慧相連的。而中文是特別有利於思維的。日本人和韓國人放棄方塊字, 其實是放棄了一種特殊的思考工具。

 

    此刻的我們,很難想像,在人類未發明文字之前,是怎樣思考的。



    合理的猜想是,他們會像鳥類,或者猿類那樣思考。有甚麼想要表達,就用聲音。請往叢林有鳥的地方,靜心一聽就知道。



    但聲音是虛空的。說完,就消失於空氣之中。於是,有人發明了拼音。把聲音重做出來。

 

    但蒼頡,卻在地上的鳥獸足跡中看見,這些的「跡」,就是一隻真實的動物。在岩穴裡畫圖,未必能夠充份表達。圖畫是平面思維。當一切都只能用平面表達,思想就限制了。埃及人愛用圖畫表達思考,很快滅亡。



    傳說,當蒼頡造字的時候,鬼神驚動。宇宙主宰看見人類竟然能夠發明如此有效的思考工具,大加贊嘆



  而文字不是立體思維。因為文字,能夠表達比雕塑立體更多的東西。能想像嗎? 有甚麼是比立體更加有效 表達意念的? 連電影也不能表達的複雜思想, 文字遊刃有餘。文藝復興時期的人,重視雕塑多於繪畫,因為他們以為立體較平面優秀。但他們從未想見,遠方的中國,有另一種奇怪的文字,更加優秀。





   方塊字的優勢

    (直接而且字數少)



    使用中文的人,會聰明些嗎?



    未必。使用中文的人,未必更加聰明。理由如下:猶如汽車未必會比腳踏車更快。決定一輛腳踏車比汽車更快的因素,並不是在車輛的本身。而是在另外的地方。這問題,古老的伊索寓言,早有教訓。烏龜和兔子賽跑,勝負不是在於他們的奔跑速度。而是在於他們的智慧。

  

  中文的第一個最優秀之處在於:中文是直接的。中文是使用右腦的。右腦達意,比左腦的排列快。左腦文字, 講究嚴格的文法和邏輯,適宜於分析和外在描述。但中文卻是簡單直接的。中文超脫了外在的繁瑣文法, 直接和心靈相通。而使用右腦的人,先天的綜合能力更強,更容易從內外兩個角度全面觀察。



    《古文觀止》中,描述崇貞帝死前斫斷長平公主的左臂:



    「左袖掩面,右手揮刃,斷左臂,未死,手慄而止。」但這是文言文,今人喜歡加上主詞:



    「左袖掩面(誰的左袖,誰的面),右手揮刃(誰的右手,誰的刃),斷左臂(誰的左臂斷了),未死(誰未死),手慄而止(誰的手震慄)。」 欠主詞?有些中文老師不容許,要扣分。



    文字是思維的工具。意念聯接,讀者默契。若加上無用的主詞,「文氣」斷了,就失去直接。



    剪接精確,意念牢固,思想可以加速。思路歷程比別人縮短,就意味聰明。



  中文的第二個優秀,是字數少。常用的中文字, 只有三千。中文電腦中的字表,只有一萬多。全本康熙字典,亦只數萬字。但英文字彙,超過百萬。使用拼音文字的人,被迫要記熟十倍百倍的生字。普通青年人,稍為疏懶,就連一張報紙亦不能通讀。最近一個英文串字比賽, 一個印度少女獲勝。這少女連非常生僻的生字,亦能記得。竟然識得「血液流量計」的英文串法(stromuhr「血液流量計」是中國人能夠望文生義的詞語。但拼音文字用字母表示,卻不能望字母生義。所以,拼音民族的青年,要被迫記得更多新字。不是醫學生,就永遠不會認得這字。看書看見了,如果不翻查,根本不知道。



    這樣少的字, 夠用嗎?夠的。因為中文是以單字組成詞。字少詞多, 有利於望文生義。近年來的拼音世界, 也漸漸使用這方法。他們會說 Blood Flowmeter 代替 stromuhr 但這不是絕對的。拼音方便, 有甚麼出現, 就另拼一字。字數增長,以百萬計。所以, 中國人是不需要舉辦串字比賽的。而當拼音民族的青年, 非常努力地記熟數以百萬計的生字,大腦已再難有空間施展了。



  但問題在於:中文易讀,並不等於中國人聰明。欠缺智慧的人,從不看書。地下火車裡的乘客,看書的人愈來愈少。遊書展的群眾,通常喜愛漫畫,或者不是書的書。



 





  方塊字與綜合思維



    而一個嚴重的問題是, 到底中文是不是真的和智慧相關?中文真的是有利於綜合思維嗎?



    中文未必是完全的右腦文字。在目前尚是初始階段的大腦研究, 據說是在左右腦都有中文的因素在活躍。中文也是需要排列的。需要排列, 就需要用到左腦的序列能力。李察就曾經親眼見過一位左腦中風的老人家, 說話好像打翻了的鉛字, 全無排列, 也無章法。不知道的人以為她是思想混亂, 但實際上只是失去排列文字的能力。



    中文的左右腦問題, 大約目前的階段, 只能提出推想, 而不是結論。



    中文是語文分家的。說話是一套,但心中思考卻是另外的一套。許多外國人無法理解。他們以為, 思考就是說話,而說話就是思考。因為, 他們是語文不分家的。說甚麼,就寫甚麼。有人完全不相信, 思考是可以脫離語言的。



    語言是說話的工具, 而文字則是思考的工具。



    問題只是,我們腦中的方塊字, 真的能夠把成組的意念, 在腦中運作嗎?



    讓我們從一個常用的「便」字說起。



    秦朝的李斯和他的老師荀子討論富強之道,李斯提出一個「便 」字。他認為,秦國之所以能保持強大,並不靠仁義。而是因為「便」。(秦...兵強海內,威行諸侯,非以仁義為之也,以便從事而己。) 



    這個「便」字,可能是因勢利導,便利從事之義。但荀子不同意。荀子說,你所說的「便」,是不便之便。但我提倡的「便」,是大便之便。荀子的意思是仁義。仁義之道治國 ,才是根本的便。如果一切只求便利從事,不理會原則, 就是捨本逐末,是亂的來由。 



    從以上這種討論,可依稀看到古人用腦的方法。那是以方塊字為引導的一種方法。往往是一個字,就能代表一種重要的理念。這和拼音文字的方法不同。拼音文字是用符號組織成連環而有邏輯意義的語言。而方塊字,以理念溝通。



    李斯是出自荀子門下,但思想未必和荀子相同。



    後來李斯離開荀子門下,青雲直上,貴為秦國丞相。但他的想法,從沒有達到荀子的高度。總是以為任何事都可以用手段去處理。



    秦國統一天下之後,知識份子議論紛紛,用各種學說去評論朝政。於是李斯向秦皇進言,要銷毀所有除了醫卜星相之外的書籍,而敢用言語反對秦統治的,都要殺盡。史記引述他的話是:「禁之便」 。



    從此一「便」字,可以看到李斯的思想蹤跡。

 

    李斯的政治理論,一個字「便」可以表達。但荀子說那只是「小便」。換成現代術語,可叫做「小效率」,而一篇研究「大小效率」的論文,可寫五千字。化為政治管理學專著,十萬字不嫌多。



    同樣原理,孔子也只有一個「禮」字,莊子也只有一個「一」字。文言的最高境界,一字可完成。 



    文言文,是精練思考的工具。





   






   文言文怎樣被打敗

     (智慧和拒絕智慧)



    白話文淺、易、輕鬆平常。在五四時期的大辯論中,國人一致公認,必須全面使用白話文,至於文言文,則被捧上九天,聊備一格,在大中小學的教科書之中,文言文愈來愈罕見。按此趨勢,不出五十年,文言文教育即將全面消失。



    只有很少人質疑:為何中國文字是這樣獨特,要把「語」和「文」分開?但今日的教育是重語輕文。到底文言有何用處? 



    少數知識份子,或能欣賞文言之美。文言音調鏗鏘,言簡意賅。使人不禁猜想疑惑:是否文言確能傳達大腦深處的某種意念?當人需要深度的綜合思考,當右腦充份活躍,文言文是否更佳的思考工具?



    古書之中,真要每一字都清楚明白,是不可能的。有些假讀書的人,喜歡拿些難字來難人。叫你不敢讀,或者只能作假地讀。



    其實讀通大義,才是真讀書。



    有的中國古文,像是一種用字詞代表意念的思考工具而不像是語言。



    反覆看,漸進體會, 就是中國古文的特殊思維技術。 不必講究語法結構或者邏輯,不必像搜尋資料那樣搜集。漸漸明白。



    五四時人,以為古文是朿縛思想的工具。



    何謂「此生或彼生」? 



    五四時代大辯論,此是決定性的一役。有人維護文言,說文言文的概括能力佳,例如「此一位學生或那一位學生」,可以簡化為「此生或彼生」。  其時有一位大作家魯迅為文痛斥之。說「此生或彼生」一語含糊,正好用來証明文言文無用。因為,不知道是說:「此一學生或彼一學生」呢,還是說「此一生命或彼一生命」?



    這一埸辯論,白話文大勝。但不幸是文言文的特質,卻至今沒有深入探討。曉會閱讀古文的青年人, 愈來愈少。這是中國文化的又一重大危機。會影響中國人的智慧。



    不要說文言文了, 連愛詩的人也少了。



    今時今日, 「詩」是被人討厭畏懼的。雖然, 適當時刻出現的美麗文采, 更有助於思路。



    詩是字的更進一步。詩是意境和感情的藝術融和,更能傳達訊息。傳統的中國人提起筆來,寫幾句詩是家常便飯,但不會輕易寫筆記。流水帳式的記錄,不是右腦的習慣。



    詩是右腦的利器,更是不用印刷的溝通。好詩無腳自行,流通四海,意旨自動傳播,在無形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網絡。例如:「世上無難事,人心自不堅。」也曾感染不少人。






  「的」字是從那裡來的



    在《紅樓夢》中, 賈寶玉是以風流形象流行的。庸眾以為他只是浮淺的公子,而大觀園也只是行樂的地方。但無端端的,一群富家兒女吟詩作對,突然間,會標出一首傑作。

  

  這曲子,是在二十八回出現的。是在書的前半部。他悲哀些甚麼?



    「於是拿琵琶聽寶玉唱道: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

    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

    忘不了新愁與舊愁。

    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滿喉,

    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

    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

    呀!

    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

    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唱完,大家齊聲喝彩。獨薛蟠說無板。寶玉飲了門杯,便拈起一片梨來,說道:「雨打梨花深閉門」。完了令。」    



    雨打梨花,就是狂暴。是不可胡言亂語的高壓。讀書人,那敢啍半聲?如果有一個讀書人,他遍讀所有的書,看清楚了這二千年來的實質,他的悲哀,就是這樣的悲哀。



    這是很淺白的詩。文字愈淺,內涵愈深。請留意詩中的「的」字。五四以後的新文人,揚棄古文,亂作新聲。但白話文的前驅者,其實是《紅樓夢》的隱名作者。



    喜歡朗誦的朋友,或者可以試誦,看效果如何。



    當中的那一個「呀」字,大約是很長的。有多長?就是一串眼淚那樣長。







  字劃可以激活大腦

   (智慧顯現在筆劃裡)



    「鬱」字是怎樣寫出來的?

 

    漢字之中,不乏難字、深字。但愛思考的人卻從不抱怨。遇見難的字,總是企圖一筆一筆的弄清楚。畢竟也不是甚麼難題。就算是「鬱」那樣多筆劃的字,只要用幾分鐘時間,就保証弄得一清二楚,一明二白,不會弄錯。

    

    中國人向來是不怕困難的。是不是呢?連喜馬拉雅山那樣的高峰,都讓中國人征服了。這樣一個比較深的字,為甚麼怕得要死?不要怕。



    當你一筆一筆地書寫這個字的時候,你的大腦的許多不同部位,同時都會被激活了。當你寫完這深深的字劃,你的大腦,已經同時建立了一種印象、一種氣氛、一種明白。你其實不是在寫字,你是在思索。你所激活的不同大腦部份,正在積極、激烈的活動著,幫助你把思路理出來。

   

    假設有個害怕困難的人,他想到,不如用一種符號來代替。他想到了,用iu 兩個字母,不是又快又省事嗎?

   

    但是,如此一來,大腦的適當部位,就無法被激活了。他只能死記這字的字表意義。



    簡體的「郁」,是絕對欠缺了「鬱」的特殊效果的。

  

    深奧美麗的思想單元,被一種簡單化的線條取代了,真是非常可惜。      




  直排可以處理更多資料

   





   (為甚麼中文是由西向東走的?)

     

    直排書寫,通常是由右到左排列。其實,也就是由西向東走了。一行行的文字,不斷在西方出現,在東方消失。你可以想象,這是一綑在你前面打開的長幅。直排的文字,從右到左邊排列,你只需略把頸項向左移動,即能快速瀏覽條幅中的文字。原來,人類頸椎的構造,對閱讀直排的中國文字,十分有利。



    因為,頭顱左右搖擺比上下搖擺容易些。 相反,如果條幅中的文字橫排,條幅就須改為掛幅了。一橫一橫的文字,自天而降,本來很好。但是頸椎必須俯仰上下,閱讀起來,格外費勁。



    從前的人, 只能看直排的書籍。今日的人, 卻能在電腦上以直排迅速閱讀。



    問題是,人類腦海中的反映區,是自西向東旋轉的條幅狀呢,還是自上而下掛著的掛幅狀?  如果人的頸椎是左右旋轉的,兩隻眼睛又是180 度平放的,則觀賞180 度的條幅,肯定比90 度的掛幅好。 我們可以想像一種兩隻眼睛上下排列的生物。他們是看橫排文字方便些的。



    中國文字的設計是自上而下的。因此, 直排閱讀是更方便的。問題只是,到底中文直排是自西而東還是自東而西?如果書本是自行移動的畫面, 就是自西向東。如果書不動而頭動, 就是 自東向西。







  筆順是一種神秘的未知因素

   (謙虛卑微地接受未知的智慧)



     如果我們能夠知道,所有全部的中國文化,根本就是一個無人能解的超級大謎,則「筆順」的小小謎團,也不算甚麼一回事了。



    為甚麼中國文字,有這麼樣的一個特色?為甚麼中國文字,有這樣的一種無形規律?為甚麼每個學習中文的人,只要略加學習,就能明白這規律?

  

    要這規律何用?

  

    可以放棄,或者改造這規律嗎?

   

    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像簡化漢字,或者橫排中文那樣,把中國文字的筆順也一併修改了?

   

    為甚麼寫字的時候,不可以從右到左,從下到上?

   

    從一九一九年五四時代的無知文人,一直到今日教授外國人漢語的若干專家,都不斷咒罵,說中國文字翻檢不易,查字典好像翻天書。

   

    為甚麼他們不知道,中國文字的翻檢,秘密完全在筆順裡?有一種輸入法,李察曾經多次介紹。這種名為「大易」的輸入法,本質上,就是利用筆順的原理,把所有的中文字都排列起來。一張「大易輸入法」的文字表,本身就是最妥善的中國文字排列表。原來,中國文字,也是像英文那樣,能夠從 a z 那樣排列出來的!

    

    十分相信,未來所有的中文字典,都會按這種排列方式編寫。因為,這是最妥善的。

  




十一   速度影響智慧



    中文是快速文字。因為, 中文是比較容易無聲閱讀的。



  舉例來說,有一個英文字是「煙斯比利純」(inspiration)。一個受過普通教育的拼音人,會先把這聲音送進腦中,然後,由腦中的某種機構,翻譯出來。



   過程大約是這樣:



   1. 拼音字(inspiration)  

    2. 聲音「煙斯比利純」   

      3. 意義  



   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能夠用人為的努力,看書的時候,心中不必發出聲音。他們都是掌握快速閱讀要訣的人。能夠跳過聲音這層次,直接了解文字。他們要用很大的努力,避過聲音這一層。雖然,拼音文字的設計原意,並非如此。能夠閱讀外文而心中無聲, 是很好的技巧。慢速閱讀的人, 無法迴避發出聲音。甚至是口中不出聲, 也會喉頭震動。因為, 他們的大腦已經規定了, 一定要「字音義」「字音義」「字音義」, 才算是了解的。   



    方塊字是不必經過中間的聲音轉譯的。一看文字,就可以直接得到意思。

 

   只有兩層,而非三層。



      1.    文字  

     2.    意思  



   有証據嗎?



  日本人曾經作過一次實驗。他們在高速公路上放置三種路牌,測試駕駛人的反應。三種路牌是漢字、日文拼音字母,還有英文拼出的日文字母。結果,自然是看漢字快些。這資料,是多年前看到的。可能未必很全面,也忘記出處了。但是,如果有認真的語文學者循此途徑研究,一定有所發現的。 



  在港澳地區長大的中國人,都是用傳統方法學會中文的。從來不需要經歷拼音考試這一關。而他們都能說一口標準的中文。他們的基本讀音,都是正確的。只除了極少數很偏僻,不常用的字,可能不知道怎樣唸。傳統方法教授出來的中國人,溝通方面絕無問題。



  文字是重要的工具。好像上戰場所用的劍。一柄寶劍,和一柄鈍劍的區別,往往就是生和死的區別。



    拼音的阻礙, 是值得注視的。



  未經拼音的中文,文字和意義之間,直接聯繫。你看到一個「劍」字的時候,自然會知道那是甚麼。如果需要讀出來,也自然會發出「劍」的聲音,而不是「儉」,或「兼」的聲音。



   如果硬生生的在文字和意義之間,加上一層聲音的翻譯, 把拼出來的讀音,例如(Jian)插進思維之中去。這樣,就是在思維中加上了「迴路」。



  這樣的思維是「字」...「音」...「義」形式的。



    看一個字,是「字音義」。看兩個字,就是「字音義」「字音義」。看三個字就是「字音義」「字音義」「字音義」。如此這般,整個思維方式都會拖慢。



   如果有未來的文字學者,循此方向研究,用大的心力,証明了拼音的禍害,讓全中國的孩子在學習中文的時候,學會用直接的方法,就真正造福中國人。   



    「中文拼音」的教授方法,低估了大腦的學習能力。人的腦,完全可能在看到一個「字」的時候,立刻知道這個「字」的聲音和意義的。不必加上聲音翻譯。











十二  智慧比創意重要



     2013 4 1 日美國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提到,關於創意的一件不吉利(ominous) 的事情是;一家中國電子公司 ZTE竟是 2011年度提交專利申請最多的公司。相比之下, 美國只有一家大公司能夠勉強擠進前十名的位置。



    該文章的作者是 Eamonn Fingleton。他提到, 向來的傳統觀念, 以為創意來自民主自由, 可能不對。像蘇聯之類國家, 只要投進足夠的資金, 就能造就創意。他提到中國人的財力愈來愈豐厚, 中國人投進研究方面的資金, 可能會在二零二三年超越美國。(Battelle Institute, Columbus, Ohio



     如果創意真的是來自金錢, 而如果中國人的錢比美國更多, 後果如何?



    但問題可能並不如此簡單。



    資金的注射方向, 才是更加重要的 。有錢而不懂得用的故事, 太多了。



    美國和蘇聯, 都曾經投進大量資金在太空競賽方面。而美國的一位總統, 也有這樣的智慧和決心, 把資金的注射方向改了:把發展大型武器的金錢, 改換成小型武器。小型武器, 更加有利對付恐怖份子。相信, 這就是今日美國大量無人飛機的成因。



    甚麼叫做「資金的注射方向」?



    把錢放在甚麼地方, 即是人對於前景的總體看法。當美國總統認為:恐怖主義是如此重要, 以致必須傾注全部力量對付, 他就可能忽略了更加重要的其他方面。



    用天文數字的金錢, 製造用之不完的大量玩具飛機, 殺死幾個恐怖份子, 值得嗎?    



    當然是值得的。因為, 無人飛機開創了市場,激活了經濟。雖然那是與恐怖主義無干的。



    或者也有人以為, 環保、醫療、交通、教育等等項目更加重要。當然也有人認為:哲學、藝術、音樂、等等學問更加可能提升智慧, 尋覓方向 。



    以上之言, 非常簡單:金錢或者政治都並不影響創意。影響創意的最大因素, 來自社會的整體思潮 。社會思潮想要走甚麼方向, 政治就是甚麼方向, 創意就是甚麼方向。社會思潮認為, 恐怖主義是重點, 金錢, 與及隨之而來的「創意」, 就落在這一個「點」上了。



    所以, 問題並非一位總統怎樣想, 而是思潮的根本方向是甚麼。



    以上問題, 並非單一問題。引伸而出的問題, 有以下幾個:



    其一:到底智慧和創意有何不同?



    我們的時代, 比較重視創意, 而忽略智慧。創意可能直接促進經濟, 創造就業和市場。但創意卻是被智慧帶動的。沒有智慧的創意, 可能只是一條死路。恐怖主義的問題, 不能用無人飛機去解決,而需要更深刻的智慧, 從根本去解決。

   

    其二:到底創意是從左腦來, 還是從右腦來?



    但這是有蘊含重大錯誤的問題。迄今為止, 仍有不少西方人仕以為, 思維都是用言語的。而拼音文字以聲音為主, 沒有圖象的牽制, 因此而更加有利於抽象思考,所以是更有效的。而右腦方式的思想, 被實物主導了, 不能抽象,是沒有好處的。而証據就是, 中國文化相對落後, 不及西方文化。

   

    從長遠看, 兩種形式的思考,各有用處。大多數人的思考, 都是只能看到一側的宇宙真相。從左邊觀察的人, 很容易只看到外面。不容易從事物的內在角度了解。而右邊的朋友, 也是一樣。對於事物的外在研究, 是有所欠缺的。



    一般人都會有這樣的結論, 是要左右結合才好。但事實是:左右結合是絕不容易的。語言阻礙只是其一。慣了外在的分析, 就無法從內在去把握事情的本質。不是眼前無法掌握, 而是一輩子無法掌握。約翰連儂說, 這樣的人,是內在的跛子。那是很傳神的。

   

    人的左右兩邊腦, 就好比一道闊闊的鴻溝, 不能輕易逾越。平庸的左腦人, 對於自己的事業愛情, 若是順利的還自可。但如果有任何不順利之處, 就很容易患上失眠, 甚至抑鬱。而平庸的右腦人是不會抑鬱的, 也很少失眠。甚麼事情, 都無法使他入心, 又怎會失眠? 他只會浪擲自己。揮霍、賭博、酗酒、性放縱, 直到生命完全消耗為止。



    同樣原理, 如果一種文化堅持自己的物質方向, 不理他人死活,日走下坡而不自知,那才是更大問題。



    其三:左右腦怎樣左右大局?



    平庸的左或右腦人, 好像是對於大局全無影響。其實不然。當一種文化同樣深深墮落於鴻溝的其中一邊, 對於另外的一邊毫無了解, 則這種文化, 就是極端危險的。



    但是, 西方文化不是發展得很好嗎?不是遠遠超越於中國文化嗎?



    雖然今日的人, 已經很少這樣想了。但仍不失為一種代表想法。而中國文化能否擺脫鴻溝, 仍是言之尚早。如果中國人真的超越了左右鴻溝, 則大約不要很久, 就能夠取代美國了。但這裡面, 仍有大量變數, 不可輕易論定。



    而唯一目前可能肯定的事實是:無論中方美方, 都是只重創意, 不重智慧的。



    文化發展, 不是用「年」為單位的。好像烏龜和兔子賽跑, 今天, 還只是開步了兩秒鐘。文化發展, 一千年好像一秒鐘。要看真的好戲, 可能尚要多等幾秒鐘。

     

    問題在於, 誰更有智慧。








十三   文化是可能更新的嗎? 



    很多文化都是有一套機制,不容易更新的。這是一個超大的課題。這裡只能當作一個引子,略為敘述。



    很多大科學家和大醫生,當他們努力辛勞了一生,有很大的貢獻,但環顧人類的境況,卻總是有點失望, 不能滿意。好辛苦的醫好了幾個 人,但那邊尚有成千上萬的痛苦呻吟。



    或者這也是和人類文化根本處有關的。



    人類文化的最重要問題是,迄今為止,尚未為自己的文化找到一種安全的更新機制。



    人類只對政治架構設想了一些更新機制,例如遠古中國的革命思想,以為暴虐政權,人民有權力推翻。



    但這只是外在的思維。政治只是人類的外在行為。以暴易暴,是沒有用的。



    人類尚未找到一種更新文化的方法。



    因為,遠古文化的一種重要機制,是禁止更新。



    最遠古的埃及文化,是最明顯的例子。



    古埃及人的一神教,要害處並不在於宗教。



    要害處在於,這是一種禁止更新的文化。只是借助了一個唯一的神,固化了這種文化。強調神是唯一的,就是強調文化是唯一的。所有的異端,不許存在。這一點,中外相同。



    恐怖主義的發源地, 人們以為是回教,其實是從遠古的舊約裡來的。



    舊約所提倡的一神教,和古埃及的一神教,作用相同,都是維護文化的強力手段。



    這樣的文化,是如此的強大有力,以至人類是想都不敢想的。思想已經自動設好了禁區,等閒不會超出範疇之外。



    恐怖主義所激發的戰爭與流血,從這角度看,都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人類迄今未能找到更新文化的文化。



    如果找到了一種文化,大家都完全贊同,能夠引領人類走進共同富裕的道路,則人類就是有希望的。



    或者以為,需要學者們窮畢生精力,寫成像浩如煙海舊經典那樣的,無窮無盡的新經典。



    其實未必。



    新文化也可以是很簡單的。幾條宗旨,幾個綱領,可能把人的思想,徹底解放。



    而且,這些宗旨和綱領,是已經呼之欲出,  大家都知道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