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3日星期日

第五章 外向和內向之間的中國

可致電 或 WhatsApp 91864286
購買印刷版本 只需 HK$168


 第五章  外向和內向之間的中國


















第五章   外向和內向之間的中國

 

西方取向和東方取向………………………………………………………193

阿拉伯是否屬於東方?……………………………………………………200

為甚麼中國不屬於東方?…………………………………………………204

甘地的盲點…………………………………………………………………212

















西方取向和東方取向



  想不到只是,地球上的所謂「東」「西」方,原來不是地理位置,而是人的思想取向。

 

  思想取向不同,就借用了一個地理名詞來區別。

 

  一種是西方取向,一種是東方取向。

 

  西方和東方有差別。西方是外向的,東方是內向的。當釋迦俯首低眉,向內探視,很快就找到答案,裡面是涅盤的美麗世界。外向的西方揚帆遠航。一部份人尋求真理,例如達爾文。而另一部份人尋求黃金,例如哥倫布。在真理和物質之間,外在的取向,很難得到平衡。

 

  而且,外面的世界無窮無盡。總有疲倦的一天。而「外」的界限,也來得太快,太突然。從前用帆船遠征,沒有這種感覺。地球雖然是圓的,但航海家總是覺得,可以再去多一次。相反是航天。很快,那無法踰越的鴻溝就到了。原來天是有盡頭的。天的盡頭,就是無法打破的「光速」。這一個小小的障礙,使人類被限定在固定的範圍裡。雖然,這種被困的感覺,未必所有科學家都感覺得到,他們仍是豪氣干雲。

 

  所謂「取向」,是一種行為。到底,是「誰」在取向呢?取向的主體,是誰呢?

 

  這主體,是一個人嗎?還是一個國家?一種文化?

 

  這一個主體,可以用兩個字來代表。一個是W,一個是E。合起來,就是WE,就是「我們」。「我們」並不是「我」。

 

  「我們」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存在。

 

  當這一個需要取向的「我們」,開始打開眼睛,眼睛看到的範圍,就是所謂「眼界」。

 

  我們需要一種觀察的方向。我們亦知道,我們觀察的方向之中,有一種範圍。

 

  就像一位古代中國皇帝那樣。他要等到亡了國,才看得到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以希臘哲學為主體的文化,屬於西方。以印度哲學為主體的文化,屬於東方。人類來到世界,到了某一種時候,就會想:到底我和世界的關係應該怎樣。所謂「世界」,包括了一切外在的事物。眼之所見,手之所觸,舌之所嚐,都是「世界」。

 

  西方文化,是外向的。希望不斷的往外邊探索。代表人是哥倫布。

 

  而印度文化,是內向的。不斷向內探尋。代表人是唐三藏。

 

  唐三藏和哥倫布,兩個人都是向西方出發。一個是陸路,另一個是海路。哥倫布得到西班牙王的資助,得以成行。唐三藏三次上表,得不到朝廷任何回覆。唐三藏是全憑一己個人力量,偷渡出關的。哥倫布追求的是物質。西班牙王應允封他當新領土的總督,並且把所找到的黃金十分之一給他。唐三藏始終都是一介貧僧,並不追求物質。

 

  哥倫布代表西方文化。唐三藏代表東方文化。地球上,兩個人同樣往西,但方向完全不同:哥倫布是往外看。而唐三藏是朝內看。東方文化是向內的。無論三藏走了多少路,他都不是往外走。他只是一步一步走進人類的內在世界,向裡邊挖掘。外在的世界,無論西域或印度如何富裕,與他無關。唐三藏的目的,是探索人的內心,而不是探索外在的地理環境。

 

  歐洲國家,曾經以神秘的海洋為最高理想。他們想到,遙遠的遠方,可能有鉅大的財富。當時的其中一種財富,並非黃金,而是非常普通的東西:胡椒。他們從沒有吃過這麼刺激惹味的食物。追求刺激的潮流,使胡椒的價值,等同黃金。

 

  遠方有些甚麼?遠方有代表財富的胡椒。

 

  東方人喜歡內向,而內在心靈裡是沒有物質財富的。

 

  很多人以為,中國人是屬於東方的。只是一種斷層以來的誤解:

 

  中國文化,既不內向,也不外向。中國人是站在中間的。四海一家,天下一體的精神,是中國文化的最主要點。

 

  中國文化是一種平行的、中間位置的文化。中國並不在東方。中國是在中間。

 

  在觀察中國之前,可以先看看阿拉伯的例子。

 








阿拉伯是否屬於東方?

  



    就正如中國不屬於東方一樣,阿拉伯人也不屬於東方。李察從前也以為,阿拉伯人重視靈性,是屬於東方的。但這是重大錯誤。因為,阿拉伯文化,和希伯來文化同一來源。可蘭經和基督教的聖經,也基本相同。這問題,最深入的研究者是史賓格勒 (Oswald Spengler)。 可惜直到今日,美國人仍不重視他的研究。他寫了一本書,書名是「西方的末落」。單是書名,便註定了他不受歡迎。

 

  但他的觀察,異常準確。他認為,阿拉伯文化,屬於西方。阿拉伯文化的本源精神,己被淘空。新注入的堅固溶岩,來自西方。阿拉伯人本來就是西方的鄰居。波斯就是在馬其頓帝國的側鄰。所謂「中東」,其實是「近西」。

 

    古代波斯文化, 已經變為現代的阿拉伯文化。古代波斯的文化, 在表面上已經被現代的回教文化亦即阿拉伯文化取代。雖然,一個現代的阿拉伯人,他的深遠血液, 仍是屬於古波斯的。



    奇怪的問題是:甚麼?阿拉伯文化屬於西方?或者我們仍然記得, 所謂「西方」, 是從兩種文化合成的。一種是希臘文化,另一種是希伯來文化。所以可能夠知道, 今日的阿拉伯文化, 主要是從希伯來文化來的,希臘文化的影響很少。如果, 阿拉伯文化也掌握希臘文化的精神, 則今日的發展, 就完全不同。



  阿拉伯和以色列,和美國一樣,都是屬於西方的。而中國也並不屬於東方,中國是沒有方向的,中國只是在東方和西方之間的地帶。而中國是可正可負的。     

 

  所謂「方向」,不是指南針上的方向,是文化發展的方向。這問題清楚,國際視野就清楚。方向正確,全球的戰略安排妥善。

 

  如果用一個「┼」號和一個「-」號來代表西方和東方,可能更準確一些。你會看到,許多「┼」號,擠迫在地球上的一些地區。而只有很少的「-」號,安放在印度、斯里蘭卡、、、等地。那才算是東方。

 

  這是有趣的棋局。棋子還是那幾隻,換一個維度去看,局面全變。篇幅太短,但舉一反三的人,自己會得到結論。

 




  為甚麼中國不屬於東方?

 

  中國不屬於東方,是從中國文化的根本性質決定的。

 

  要了解中國文化,必先了解中國所曾經受的兩次大掃除。現在的中國文化,是兩次大掃除的剩餘物。中國人被外國人覺得奇怪,不易了解,舉措好似失常,也是因為這兩次大掃除。

 

  第一次大掃除是孔子。孔子刪除了所有的中國古代文學。刪詩三千,基本上把全部古代文學刪除了。只刪餘一些以歌功頌德為主的詩句,像「十月滌場,萬壽無疆」之類。孔子同時刪除了全部的中國古代神話。子不語怪力亂神,把古人對宇宙的思考一筆勾消。

 

  這就是中國人所經歷的「斷層」。在世界文化史上,這是非常悲慘的。因為,中國人所失去的,不是小部份,而是接近於全部的大部份。



    但無論如何, 中國都是比波斯幸運的。古波斯好像被掏空的岩洞, 從新注入了回教文化的火山溶岩。古波斯只餘下一個外形,裡面是硬化了的堅固岩石。

 

    在中國發生的, 只是大掃除。 



  孔子的第一次大掃除,沒有掃掉中國。

 

  第二次大掃除是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也沒有掃掉中國。五四是積極的。五四的知識份子,整體上是沒有私心的。五四掃除了孔子,亦掃除了兩千年的陳腐風氣,本來極好。五四是一個引流機。為中國文化的舊殼,引來了西方的外在架構。現代中國的外在架構,從政治制度以至物質文化,大多數是西方物品。中國人的舊文化,幾乎只餘一個殼。但無論如何,西方文化, 並未形成像阿拉伯文化那樣的堅固岩層。



    但為甚麼仍說,中國人是屬於中間地帶,而不是屬於西方,更不屬於東方?

 

  中國人曾經嘗試走東方之路。唐三藏不是往西方取經,他是往東方取經。《西遊記》其實是《東遊記》。但這一條東方之路,到底不屬於中國。中國人的遠古文化,仍在穩定支持著中國人的方向。中國人,在事實上沒有進入東方冥想世界。

 

  唐三藏沒有把中國帶往東方,五四運動亦沒有把中國帶往西方。

 

  中國是可東可西,可正可負的。

 

  中國文化比較傾向右腦,與西方的左腦傾向,剛好對比。但右腦傾向,不等於東方的冥想傾向,亦有空間留給左腦。中國人似乎內向,但與冥想式的內向不同。中國哲學之「內」,是「內外」之內。而內外是一個整體,中國人並未因為「內」,而放棄了「外」。就好像「本末」一樣。本末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是屬於「一」的。「內外」也是屬於「一」的。

 

  雖然,在斷層兩千年來,中國人似乎是內向多些,沒有像哥倫布和西方科學家那樣的大規模探索。但其實,這只是傳統儒家的知止精神。中國人並非內向,亦非外向。在很長的一個歷史斷層時間,中國人只是沒有方向。

 

  何謂「知識」?「知識」包括了人類對宇宙萬物的徹底追尋。這是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對「知識」的暫時了解。

 

  儒家沒有這樣的想法。儒家的「知識」,僅只是「以聖人為師」的教材。而「以聖人為師」,實質上就是「以吏為師」。教材都是政治決定的。這種教材是很狹窄的,只是由漢儒因為政治需要而拼湊出來的儒家道德:就是「知止」,即是對中國人活動範圍的限制。

 

  儒家認為,人是需要「教」的。而這種「教」,是很簡單的,是很容易的。只要按照儒家祖宗傳下來的一套宗法道德觀念灌輸,就是「教」。他們以為,所謂「有教無類」很了不起。其實是很可笑的。他們只是企圖讓一切人接受儒家的思考方式,而並非探索或追尋宇宙的真相。儒家是心無宇宙,胸無大局的。

   

  斷層的中國文化,好像一大群蠕動的個體,在同一文化範圍之中生活。兩千年不滅亡,也不前進。他們的頭腦,有兩大特色。一是軌:他們遵相同的秩序軌範,以君臣父子之道相接待。二是根:老百姓都是好人,受仁義道德沾染。所謂「仁」,就是一種鬆疏而不緊密的團結精神。

 

  兩千年來,他們並不主動向外尋求知識。有一位聖人講過,「致知在格物」。子孫們花了千多年功夫,研究甚麼叫做「格物」,但始終不知道怎樣致知。

 

  斷層的中國文化,有向外或向內的取向嗎?

 

  大約沒有。儒家拒絕佛教,儒家堅持自己,沒有讓中國進入東方的冥想世界,這是儒家的積極一面。唐三藏的精神,仍是屬於古印度,而不屬於中國,也沒有佔據斷層的主導位置。

 

  西方的追求是外面的。所以喜歡測量、擴張、航海。而東方人的追求是在裡面的。釋迦誕生之前已經有的想法,就是絕食冥想。他們認為向內追求,可以得到真理。但冥想潮流,並未主導中國。

 

  中國曾經往東方走,亦曾經往西方走。但中國仍是中國,並未真的走出去。

 

  印度是屬於東方的,而中國只是屬於中方。對比起來,中國的一切,比印度都要柔和得多。中國斷層以來的儒教,主張差等關係。反映到行為之上,主要就是一種知止精神,自動限制思想在特定的範圍之中。但印度不止於差等,而是嚴格的種姓制度。從種姓制度發展出來的一種思想是:「生命、世間及萬象皆屬無常,何苦徒勞?圓滿和不圓滿無異無別,何需費心?」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之後,中國人是非常熟悉這一類思想的。雖然,這思想的原始來源屬於更加古老的印度教。

 

  如果說中國人是內向,忽略外在世界,過份注重內心修養,則古老印度人是嚴重得多。

 

  印度小說家納拉揚(R.K.Narayan)的諷刺名句,頗能反映印度精神:「一個人若能全面觀照人情,就可以正確認識世事:凡事沒有特別的對或錯,萬象會自我平衡。」




 



甘地的盲點



  值得注視的例子是甘地。

 

  甘地是有盲點的。他並非擁有盲點,而是面對整幅盲牆。他無法扭轉頸項看另外的方向。

 

  據作家奈波爾(V.S. Naipaul)觀察,甘地在英國三年,在南非二十年,但他的作品裡,卻連一句風景描寫都沒有。其實是只有三句。他也接觸過許多人。他不會忘記那些人的名字,還有頭銜、官階。但他不會詳細描述他們。他來到南非的南開普頓,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但只有一次提到「南開普頓」這名詞。他也從不描述非洲人的生活。

 

  因為,他只對內在靈性有興趣。他從不看外在世界。筆下全是印度教的禁慾和靈性修養。外在全不報導。他是一個只會內視的人。而這就是東方文化的最大特色。只有印度才是屬於東方的。阿拉伯屬於西方。至於中國,則是不屬於任何一方的。

  

  人類文化,一者向外,一者向內,一者在西,一者在東。向外的有左腦傾向,向內的有右腦傾向。這是虛跟實的不同。

 

  西方文化是實的,東方文化是虛的。兩者各走極端,過份空虛者無所憑藉,到最後,連起碼的生存都成為問題。古老印度的悲慘經驗,不可忽視。(請注意:古老印度跟現代印度不同,現代印度竭力科學化, 想走西方之路,危機四伏。)過份務實者,會因為太著重物質,而走上無法回頭的路。這是美國的危機。而最值得珍惜的是在中間的中國。因為中國文化並不屬於東方,亦不屬於西方。

 

  從較大的時間單位看,以千年為單位,中國文化目前只是屬於幼稚的嬰兒期,一切尚未開始,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是有希望的。又雖然,嬰兒夭折的事例,古今也太多。



  而另一個有趣的問題是:為甚麼中國是「中」國?幸運是莊子已經提供了有力的啟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